cancel
cancel
cancel
cancel

潘文鸣

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纪实性作品,也有社会评论。
个人资料
潘文鸣 (热门博主)
  • 博客访问:
博文
(2025-05-15 16:18:28)
附录:探寻历史真相《一个川剧女演员在文革中的遭遇》(以下简称《遭遇》)一文中,涉及到当代史中一个历史事件和两个历史人物。这个历史事件就是1959年到1961年大饥荒期间四川饿死人的问题;两个历史人物是彭德怀和刘文彩。关于彭德怀冤案世人已经十分熟悉,不再赘述。在这里笔者想根据网上提供的资讯,分别介绍一下四川的大饥荒和全国知名的四川大地主刘文彩的[阅读全文]
阅读 ()评论 (0)
4、事实真相会后第二天晚上,张素萱一个人偷偷来到我家,只见她面容憔悴,双眼红肿,一下子苍老许多,往日的风采荡然无存。我请她坐下,我妻子给她倒了一杯水,放在她面前。张素萱说,我长这么大,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,吃不好,睡不好,儿子又小,我家谭曙东他们话剧团到乡下去搞运动,想来想去,简直不知道怎么办。想到你不会嫌弃我,把我赶出门,就来找[阅读全文]
阅读 ()评论 (0)
一个川剧女演员在文革中的经历(上)
1、局机关的一个另类
1966年底,省文化局的干部职工外出大串联陆续回来,局机关革命群众在集中开会的时候,人们看到一个很打眼的年轻女人。这个女人的身材长相和一般政府机关年轻女干部截然不同:她不仅皮肤白皙,长得漂亮,而且身材匀称,走路挺胸收腹,风度翩翩,一看就像一个女演员。心想,在文化局这样一个文化官员[阅读全文]
阅读 ()评论 (1)
“117战斗队”的成立和解散
贵州省文化局机关的干部经过半年多的外出串联考察,加上毛的一系列批示和指示陆续通过大报小报传遍全国,特别是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》(即《十六条》),明确了文革的任务、性质、目的,为文化大革命的进展描绘了一个路线图。老成持重的省文化局干部看了[阅读全文]
阅读 ()评论 (0)
附录:贵州的大饥荒年代(此文载《炎黄春秋》)晏乐斌(作者为公安部退休干部)1959年至1979年我在贵州省公安厅工作。据我的同事——一位在贵州省公安厅治安处做内勤、统计工作的同志提供的情况:根据全省各专署、自治州公安处、局治安科上报的数字汇总,全省1959年至1961年共饿死250多万人,占全省灾前总人口的14.7%。这是官方的统计数字,尽管各地、州、市、县[阅读全文]
阅读 ()评论 (0)
四、开展“忆比查”所谓“忆比查”,就是是回忆、比照和检查的缩写。回忆,就是每个人要交代自己的人生经历,从自己的家庭出身开始,直到目前;比照,就是和白求恩、张思德、雷锋等先进人物比,看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,有哪些不足之处;检查,就是对自己存在问题的产生查找根源,再找出克服自己缺点和改正错误的办法,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。这个“[阅读全文]
阅读 ()评论 (1)
五七干校生活散记(上)一、黄龙坝“五七干校”
1968年六七月份,我进了省“五七干校”,地点是在贵州湄潭县虾子区一个叫黄龙坝的地方。人们说,贵州地无三里平,其实,在黔北遵义地区、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地区,还是县有不少平坦的坝子,一马平川,方圆几十里内没有大山,适宜种植庄稼。湄潭的虾子区就是这样一个地方。不过,这里是以种茶为主,其[阅读全文]
阅读 ()评论 (0)
(2025-03-21 04:13:00)
我帮吕大夫写检查 上篇结识吕大夫 1969年7月下旬,我妻子在孕妇例行检查中,发现身体状况异常,门诊医生要求她产前住院观察。办了住院手续,我妻子住进贵医附院的妇产科病房,管床医生就是吕筠大夫。 当时文化大革命已经搞了三年多,省文化局和省属文化系统各单位的领导班子虽然已经建立,但多数人都没有什么事情可做,许多单位都处于半瘫痪状态;但医[阅读全文]
阅读 ()评论 (0)
4、学习给学生上课在大学读书期间,我曾经多次下乡参加“整风整社”或“四清运动”。在农村生产队,面对男女社员,我已经学会给他们宣读中央文件和滔滔不绝地宣讲文件精神。我想,来到艺校给京剧班学生上语文课和数学课,只要有教材,无非是小菜一碟。没想到,这些京剧班十一二岁的男孩和女孩,他们和农村男女社员不同,农村的男女社员都是成人,和[阅读全文]
阅读 ()评论 (0)
在省艺专任教的日子
1、干校重新分配工作
1972年春天,林彪事件已经过去半年,这件在世界范围都脸面扫地的政治丑闻,在国人心中引起的震撼和困惑,已经逐渐烟消云散,人们在意识到自己被愚弄以后,都不想再当傻瓜,期待开始过一种新生活。但新生活在哪里?
省五七干校一大队四连(即原省文化局)领导班子在我的抵制和坚持下,被迫对我的审查结论一改再改[阅读全文]
阅读 ()评论 (0)
[1]
[2]
[3]
[4]
[5]
[>>]
[尾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