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uye

每月都会带糕点来的老太太

前引,上一篇我写的是被政府分配进洋房居住的老太太,https://blog.wenxuecity.com/myblog/71012/202505/6026.html

这篇写的,是被政府没收房产的管僚资本家的二太太,自从丈夫去逝,她就独自住在自己先生家的房产的一角。我有很多老太太的故事,允我一个个慢慢道来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每月都会带糕点来的老太太

小时候我最盼她来,不是因为喜欢她,而是因为她总会带来点心——那些甜香软糯的点心,像是一种秘密的奖赏,藏着我童年里最小却最欢喜的期盼。

她走进我们家老房子的时候,总是轻轻的,她穿着格子呢子外套,头发永远梳得一丝不乱,用一个黑亮的发夹固定在脑后,她不像我祖母裹过小脚,她每次来都穿着亮亮的皮鞋。走路时踩在木地板上“嗒嗒”响,声音很轻,却有一种节奏,像家里的三五牌台钟。

她从不两手空空来,总会带点东西,不是给我的,却每次都让我分到一点甜头。

她总是轻手轻脚地来,也轻手轻脚地走。和祖母说话时语调低低的,笑的时候嘴角轻轻翘起,但眼里仿佛一直藏着什么没说完的话。

她身上总有点茉莉花和爽身粉混合的香气,说话总带点柔软的上海口音,像从老电影里走出来的角色。

她临走时,我总是欢喜地看着她从袋子里拿出一包包糕点,有凯司令的奶油蛋糕、杏花楼的枣泥饼、或者老大昌的桂花糕。有时她也会用带有宁波口音的上海话说"倷大阿爷就欢喜吃这种甜食",现在想想,以前的上海糕点每一样都带着上海点心铺特有的那种“旧甜味”。

她是我爷爷的堂哥的第二个夫人,爷爷的堂哥,我们叫大爷爷,我们只闻其名未见其面,听说他以前蛮有钱,曾拥有一条石库门弄堂里好几幢房子。我刚上班时,我与妈妈曾经路过,她指着那些房子说,解放前,这几幢都是大爷爷的,大爷爷很喜欢你爸爸。的确,老爸四兄弟,大爷爷就给了我爸及三伯伯俩兄弟一些红木家具。

我猜想,这也是为什么爸爸与三伯伯在大爷爷病逝后,每月贴点从没工作过没有任何收入的她的生活费的原因。

大爷爷家的人,儿子能走的,去了香港,大太太及大爷爷一个个病的病,死的死,后来只剩下她一人,她住在大爷爷留下的石库门房子里的一楼,别的几乎都被收了去,只留她一间小间落脚。她每月一次过来看祖母。论年龄,她还比我祖母大几岁,她从不抱怨,说几句体己话,便走。

八十年代,大爷爷的儿子从香港回来,他刚去香港时还寄来照片,与姐姐们通信,后来就杳无音信,直到改革开放。听爸妈说,他想要回他父亲的产业,但政府一句话"官僚资本家的财产一律不归还"一下子就堵住了他的嘴,他回去了,又似人间蒸发。

后来,她就不再来了。祖母说,她“去世了,走得很安静”。我有点难过,却又觉得,她本来就像一缕旧时光,总归会消失,只留下那点茉莉花香,藏在我记忆最安静的角落。



身后大山就是我祖父母及她,(我们叫她大阿娘)永久安息的地方,一年四季,翠竹环绕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从山上望向人间

她的骨灰,最后落在浙江我祖父祖母埋葬的坟地旁边,我的家人每年祭拜祖父母外也会顺便清理祭拜一下她的坟墓,除了我家,再也无人来过。我记得有一次我清明回国那年,跟着家人去扫墓,看到她的坟头,周围荒草丛生,风吹过坟头,连鸟声都没有。她没孩子、没后人、也没留下一个完整的房子。她的一生,像她每次来的脚步声一样——轻,慢,几乎听不见。

但我记得她。

我记得那个穿着呢子外套、拎着点心袋子、对我笑着说“侬蛮乖”的老太太。我记得她来时屋里便弥漫起的桂花糕香味,记得她看祖母的眼神里藏着女人对命运的默契。我记得,她不是历史里写的“官僚资本家的小老婆”,而是我童年里,带来一盒甜点与温柔气息的那个人。

她住过的那间石库门房子一楼在她逝后就被政府收回,但她的故事,却一直在我记忆的某个安静角落,不动声色地留着。



听山阴路恒丰里叁个可爱的老人谈"山海经"。上海老居民把面子看得很重的,家家门口弄得像花店,而我就是一个"洋盘",在加拿大,大家拿已经习惯了。

翩翩叶子 发表评论于
回复 'xyz66' 的评论:66好!看来我和老太太们还真有缘,连着三位登场。谢谢你一直认真看我的文章,也谢谢你那么真心地鼓励我。每次写的时候我心里都在想,那些人、那些房子,如果我们不写,再不提,就真的要慢慢散去了。

你提到白先勇重返上海童年故居的那段回忆文,我一定要去找来看。你有品、有感受,真让人佩服。文学城有你,真是我们这些还愿意写字、讲故事的人的一大幸运。

谢谢66,周末好!
翩翩叶子 发表评论于
回复 '亮亮妈妈' 的评论 : 亮亮妈好好,老太太真的值得书一笔,我只是照着记忆写了写,能让你看到她,真的很开心。
翩翩叶子 发表评论于
回复 '菲儿天地' 的评论 : 谢谢菲儿喜欢我的视频,我说话一多,我的嗓子就变哑,????过,我喜欢我有点嘶哑的声音,不咂。
穿高跟鞋的猫 发表评论于
读了让人心里凄然难过,以后有谁会记得她呢?百年之后,以后有谁会记得我们呢?
蓝山清风 发表评论于
我刚从上海回来。这次专门去了一趟山阴路,真是感慨万千。在山阴路上走了一圈,想回忆起童年时的好光景,却什么都记不起来。小时候我经常来这里玩。父母亲一到暑假就把我丢在家住山阴路上的小姨家,跟两个表妹一起玩。那时的山阴路非常宁静,两旁的梧桐树枝繁叶盛,绿荫蔽日,一排排漂亮的漂亮的别墅座落其中,出门没走几步就是四川北路。这里生活方便,闹中取静,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。现在的山阴路真是物是人非,虽然房子还在,保存还算完好,但路上交通繁忙,车流不断,那份宁静雅致荡然无存,岂止是山阴路,整个上海都是如此,上海对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,熟悉的只剩下地名和那份永藏心底的美好。
谢谢叶子的分享!看了你的视频觉得很亲切,里面浓浓的乡音百听不厌。祝叶子周末愉快!
xyz66 发表评论于
叶子的“魔都优雅老太太“:)系列很吸引人,娓娓道来,隐隐散发出白玉兰花的香气,很赞哦!

“她本来就像一缕旧时光,总归会消失,只留下那点茉莉花香,藏在我记忆最安静的角落。”

叶子的亲身感受细细写来,配上悠悠的背景音乐,让我想起读过的白先勇的散文,关于他几十年后重返上海童年故居,物是人非的惆怅与感慨。。。
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
这位温润的老人,因着你的文回到了大家心里面。叶子写得好,谢谢你介绍她。
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
非常感人的好文,叶子可以做记者,视频做得很好,访谈老有米道额,声音也非常好听。:)
登录后才可评论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