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uye

中国十大美女(3):关公月下斩貂蝉

打印 被阅读次数

中国古代出名的美女众多,她们或因美貌闻名,或因传奇故事流传,亦或因文学作品的渲染成为文化符号。今天,本公众号继续介绍中国古代“十大美女”的生平、故事和其最终归宿。



今天介绍的是闭月貂蝉。

闭月是指菏泽你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妓貂蝉的代称。当时在后花园拜月时,忽然轻风吹来,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。这时正好王允瞧见。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,逢人就说,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,月亮比不过,赶紧躲在云彩后面,因此,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“闭月”了。

貂蝉是中国古代“四大美女”之一,与西施、王昭君、杨玉环不同,貂蝉并非历史真实人物,而是出自《三国演义》及民间传说。她的故事主要围绕“连环计”离间董卓和吕布,帮助王允除掉奸臣董卓。  


说貂蝉是虚构的人物,是因为正史《三国志》《后汉书》均无“貂蝉”记载。貂蝉这个名字,最早出现于元代《三国志平话》和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。由此判断,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。

即使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,关于貂蝉的身世,也有不同说法。其一,她是东汉司徒王允的养女(或歌伎)。其二,她原是一名宫女,因十常侍之乱流落民间,被王允收留。  

 东汉末年,董卓专权,残暴不仁,义子吕布骁勇善战,助纣为虐。司徒王允欲除董卓,但忌惮吕布,遂设“连环计”。

第一步,王允先将貂蝉许配给吕布,使其心动。  

第二步,将貂蝉献给董卓,使其成为董卓的宠妾。

第三步,使貂蝉周旋于二人之间,挑拨离间。对吕布暗送秋波,诉说自己被董卓霸占的“委屈”。对董卓则表现出依恋,激化二人矛盾。结果导致吕布对董卓由妒生恨,最终在王允怂恿下,于公元192年在凤仪亭刺杀董卓。  

由于貂蝉是虚构人物,她的结局在不同版本中有多种演绎。

首先,在《三国演义》未明确交代。罗贯中仅写到吕布杀董卓后,貂蝉随吕布生活,但在公元199年,吕布被曹操所杀,貂蝉下落成谜。  

其次,在戏曲版本中,貂蝉被关羽所杀。元代杂剧《关公月下斩貂蝉》中,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,关羽认为她是 “红颜祸水”,趁夜斩杀。

再次,在民间传说中,貂蝉出家为尼。传说吕布死后,貂蝉看破红尘,遁入空门。

第四,被曹操收纳。部分野史称曹操将貂蝉占为己有,但无可靠依据。

第五,自尽殉情。因深爱吕布,随他而死。  

现代改编的影视、游戏中,常赋予貂蝉新结局,如隐姓埋名、成为侠女等。 


既然貂蝉在历史 上并不存在,那么,文学作品中为什么会杜撰出这样一个人物呢?史学家认为,历史上虽然没有貂蝉其人,但应该是有原型。《后汉书》记载,吕布曾与董卓的婢女私通,恐事泄而不安,这可能是貂蝉故事的雏形。 

关于貂蝉的文化影响。

文学形象:貂蝉是“美人计”的化身,象征智慧与牺牲。李贺在《吕将军歌》中写道:“榼榼银龟摇白马,傅粉女郎大旗下”,指貂蝉随吕布出征。

在京剧《凤仪亭》、影视剧《三国》中,均突出其悲剧色彩。 

貂蝉虽非真实历史人物,但她的故事深入人心,成为“四大美女”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。她的形象融合了美貌、智慧与悲剧命运,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权谋中的被动与无奈。

登录后才可评论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