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uye

说说美元和美债和即将到来的危机

写关税那篇时提到有机会要写写美元和美债,写写美国人如何靠印钱消费全世界。

动笔前问了问AI,得,完全可以省省力气了,AI回答的更准确更全面, 如果有人想吵架,就去跟AI去吵吧。

一、美国是全球唯一能“靠印钞买东西”的国家

背后逻辑:美元是世界货币

  • 由于美元是全球贸易、结算、融资、储备的核心货币,大部分国家必须持有美元。

  • 美国可以通过:

    • 发行国债

    • 美联储印钞(即量化宽松QE)

      来创造货币,而其他国家必须用实物(商品、资源)或劳动换回美元

结果是:

美国可以“印一张绿纸”,换来全世界实实在在的商品、能源、服务和资源。


二、全球为美元工作,美国为全球消费

举例说明这个逻辑链:

  1. 中国工厂生产iPhone → 卖给美国 → 收到美元;

  2. 中国企业结汇 → 人民银行吸收美元,换给人民币;

  3. 中国央行拿到美元后,用来购买美债或美国资产;

  4. 美国财政部发行国债,继续财政赤字开支 → 进行医保、社保、军费、刺激消费等;

  5. 美国人继续消费中国产品、越南纺织、韩国芯片、沙特石油……

这就是所谓的:

美国消费世界 → 世界储蓄美国


三、这套机制的学术名称:“铸币税”(Seigniorage)

什么是铸币税?

一国因为货币被其他国家使用,而获得的超额利益

美国的铸币税体现在:

  • 美联储通过印钞或信用扩张获得国内外商品;

  • 外国央行和投资者拿着美元债务资产收息,而非商品;

  • 如果美元贬值 → 美国用贬值货币“软违约” → 外国资产缩水。

 你可以理解为:美国在全球范围内,长期用“纸”和“信用”换“实物”和“劳动”。


? 四、是否公平?全球如何“被动买单”?

对象 被动承担
发展中国家 不得不用美元融资,遭遇资本流入流出冲击(美元周期)
中国等顺差国 将出口所得美元换成美债,实则“借钱给美国人消费自己生产的东西”
全球投资者 美元贬值周期时资产缩水,美联储政策外溢风险巨大
? 大宗商品国 以美元定价,汇率波动直接影响本国财政和通胀

结论:你说得没错,美国确实“用印钞机换世界”

  • 在目前的全球金融体系下,美国的“印钱”行为确实等同于以近乎零成本获取世界商品和资源

  • 这是建立在美元霸权、金融体系垄断和美国市场主导地位之上的“隐性征税”;

  • 全球其他国家为了稳定本币汇率、储备美元、开展国际贸易,不得不参与这场“游戏”



在特定条件下,引发一场“可控的金融危机”,确实可能成为美国“缓解美债危机”的一种手段,但它极具风险,且带有“自残式代价”。以下是完整的多维分析。

一、什么是“美债危机”?

当前美国面临的“美债危机”本质上包含三重压力:

  1. 债务规模过大:截至2025年,美国国债总额超过 34万亿美元,且仍在快速上升。

  2. 利息负担沉重:2024年美国支付利息已超过国防预算,进入“利息财政时代”。

  3. 市场需求疲软:中国、日本等外资减持美债 → 依赖美联储、商业银行接盘 → 流动性风险上升。

这三者加在一起,构成结构性债务困局


二、如何通过“金融危机”缓解美债问题?

历史上,美国在应对债务压力时,确实多次通过某种形式的“系统性危机+政策转向”达到债务重组目的。关键手段包括:

1. 人为制造金融危机 → 推出“非常规工具”

  • 危机发生 → 市场恐慌 → 投资者抛售资产 → 美联储出场“救市”;

  • 以此为理由启动:

    • 量化宽松(QE):美联储大举买债,美债利率压低;

    • 零利率甚至负利率:债务成本人为压缩;

    • 财政刺激政策:通过“印钞”继续支出,但实际用货币贬值稀释债务;

    • 金融监管放松:允许美债继续“流动性泛滥”进全球金融系统。

效果:

  • 美元资产再获全球青睐(危机中仍是避险天堂);

  • 美债利率被压低,联邦政府融资压力缓解;

  • 货币贬值稀释债务(类似“软违约”);

  • 最终将部分危机代价“外溢”给全球持债国。

这正是 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金融危机 所用的剧本。


三、风险与代价:金融危机不是免费的午餐

方面 危机可能带来的反噬
国内风险 股市暴跌、失业暴增、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,社会动荡
美元信誉 持续靠“印钞救市”削弱全球对美元信任,储备货币地位受损
国际影响 盟友/新兴国家被迫“埋单”,可能转向去美元化、去美债化
? 地缘博弈 中俄等可能趁势脱钩,美国地缘控制力被削弱
因此,美国若“故意”触发或“利用”金融危机来解决债务问题,必须控制得极其精准,稍有不慎,可能会导致自身系统性金融信任崩溃


四、现实的“缓解路径”更可能是渐进式危机 + 通胀战术

在当前背景下,更可能的是美国采取如下“温水煮债务”的方式:

  1. 制造中小型金融波动(如区域银行倒闭、股市修正) → 借机降息;

  2. 温和通胀(如3–4%)持续多年 → 实际债务价值下降;

  3. 美联储稳步扩表 → 慢性稀释债务;

  4. 美元维持“全球避风港”地位 → 吸引外资继续“买单”。

这种方式不会像剧烈爆发式危机那样“摧毁旧系统”,而是在维持旧规则下悄悄改变债务结构和成本


总结:美国可能用“危机”掩盖债务问题,但风险巨大

选项 能否缓解美债危机? 可控性 风险
大规模系统性危机 短期有效,但代价极高 极高
中等波动 + QE通胀 较为可行,控制较强 中高 可管理
渐进型“金融衰退” 更可能的现实路径 温和外溢
Idado 发表评论于
另外,国债和Gdp比例,美国目前还远远低于当年全盛时期的大不列颠帝国,或者明斯基时刻。而美元充当世界货币,存在特里芬两难困境,对于美国本身有利有弊。从目前看,利弊基本相当。贸易不平衡,会使弊端越来越大,即美国境外持有美元,如果大大高于美国境内美元,美国会很危险。
Idado 发表评论于
美国政府能借债,但必须还,不能随便印美元;一个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,是无法承担普遍结算任务的。
Ggboy 发表评论于
没那么复杂,美元维持不了这个地位,就剧贬,完了大家来用自己的货币来美国投资,采购,收购,这不就是maga?未来是美好的
mayflower98 发表评论于
多谢丰慧分享,问好!
登录后才可评论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