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也被打了雞血,還毫不知情
這兩天我一直以《華盛頓郵報》評選「十大奢侈品」為主題來寫文章,本來要寫第三項「要有行走下的氣魄」(Gone through the spirit),但是我發覺這個英文跟中文的意思差很多,我便第一次去《華盛頓郵報》的英文網站查一查原文到底是怎麼說的,不查不知道,一查嚇一跳,原來我一直把它做為座右銘的十大奢侈品,原來不是《華盛頓郵報》登出來的,根據我查的ChatGPT跟DeepSeek,都證實這個是網路上的傳聞,由不知名的作者創作的,而且是由中文創作出來的,再改為英文。
以下是我查詢的結果:「關於您提到的《華盛頓郵報》評選的「人生十大奢侈品」,經查證,這份榜單並非該報官方發布的內容。根據事實查核網站「Cofacts 真的假的」的調查,這份榜單早在2012年就已在網路上流傳,並非《華盛頓郵報》的原創,可能是為了增加可信度而誤稱其為該報的評選結果。先前提到的榜單內容,實際上是網路上流傳的文章,並非該報官方發布的內容。這份榜單早在2012年就已在網路上流傳,可能是為了增加可信度而誤稱其為《華盛頓郵報》的評選結果。總結來說,這份被廣泛流傳為《華盛頓郵報》評選的「人生十大奢侈品」的榜單,其實並非該報官方發布的內容。這份榜單早在2012年就已在網路上流傳,並非《華盛頓郵報》的原創,可能是為了增加可信度而誤稱其為該報的評選結果。為什麼找不到英文原文?因為中文網路原創可能性高:此榜單更可能是中文自媒體根據西方個人成長類內容(如禪修、極簡主義、心靈哲學)整合而成,後被誤傳為《華盛頓郵報》評選」。
這人生十大奢侈品,我相信了多年,現在才發現是誤會一場,因此我思考到,網路上常常有一些名人所謂的座右銘,無論是馬雲說,莫言說,比爾蓋茲說,最後查證都不是他們說的,只是假借他們的名字創作出來,目的就是為了打雞血。
在傳播發達的時代,我們每天接受新的信息,是以前人的數萬倍,我們這一輩子能夠接觸到的人,得到的訊息,都是超乎以前的人所有的,因此我們對於訊息快速的過濾,在心中停留的時間,越來越短,因此我們需要更快速更重的來去,獲得我們認為重要的信息,這就好像一個吸毒的人,越吸越多,到最後沒有假借著什麼重磅型的名人說出來的話,已經無法吸引我們的眼球,甚至我們都不願意讀下去,所以就造成所謂的網路名人雞血到處都是,噴灑的結果,大部分都是假的,這些名人從來也沒這麼說。
所以這《華盛頓郵報》所謂的十大人生奢侈品的評選,最後證明就是網路捏造的雞血,不知情的我,還打了這麼多年,信以為真,還到處去跟別人講,結果證明是誤會一場,,
因此在這樣的時代,我們更應該謹慎地去查遍,誰說了什麼,或誰沒說,道聽塗說已經是日常了,所以更要謹慎,無論誰告訴你什麼,別信吧,生活是自己的,雞血是別人的,確實去生活自己的生活,不要靠著別人講的一點名話,就以為那是你人生的原則及準則,完全不可行,你根據那樣的原則及準則去行,到頭來你的人生真的會成了一地雞毛,活著還是要有自己的準則,要拿出自己的想法,不要拿別人的想法來塞在自己的腦袋瓜裡,那真是穿著別人的鞋走著走著,你總會有絆倒的一天。